抗生素類飼料添加劑的限用或禁用是正在進行的一種趨勢,隨著各個領域研究的深入,杜絕飼料中濫用抗生素和飼料藥物添加劑給養(yǎng)殖業(yè)帶來危害,目前二甲酸鉀是大型飼料企業(yè)從源頭逐漸廣泛應用實現無抗養(yǎng)殖的飼料添加劑。
動物營養(yǎng)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 Committee on AnimalNutrition,SCAN)在總結已有數據后得出結論:二甲酸鉀成為歐盟允許的抗生素替代品的首要原因便是其安全性和抗菌作用,基于簡單獨特的分子結構。其主要成分甲酸和甲酸鉀都在自然界或豬腸道中天然存在,最終(在肝臟中氧化代謝)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可完全生物降解。降低了致病菌和動物體氮、磷的排泄量,有效凈化動物生長環(huán)境。
2001年,歐盟批準二甲酸鉀作為第一個替代抗生素的飼料添加劑(Commission Reg. (EC) No. 1334/2001);2005年,我國批準二甲酸鉀用于飼料(新飼證字(2005)03號)。
二甲酸鉀乃最簡單有機酸的衍生物,無與致癌物質類似的結構,也不會產生細菌耐藥性。毒性實驗表明,二甲酸鉀的急性毒性水平非常低,按照說明使用不會對消費者和操作者產生任何毒害作用。在規(guī)定的0.6%~1.8%添加量范圍內,其在動物產品中可以檢測到的二甲酸鉀殘留物只有甲酸鹽,其在育肥豬組織中的量不會產生毒性;在動物排泄物中的殘留也只有甲酸鹽,不會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甲酸鹽濃度在可食組織中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對畜禽產品消費者也是安全的。
隨著對濫用抗生素危害和細菌耐藥性的認識,二甲酸鉀性能優(yōu)于普通復合型酸化劑,成為現代化養(yǎng)殖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想解決方案。
通過降低胃腸道pH值,調控消化道微生物區(qū)系結構,減少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致病菌數量,抑制有害菌繁殖,有利于有益菌的增殖,從而增加了動物體對能量和養(yǎng)分的消化吸收率,提高采食量,改善了飼料效率,降低了宿主腸道維持消耗,提高日增重,也減少了微生物代謝物和毒素產生,降低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二甲酸鉀對動物生產性能具有很強的促進作用,與傳統(tǒng)抗生素無顯著差異。
與抗生素促生長劑和其它酸化劑相比,二甲酸鉀不僅安全無副作用無殘留,而且豬日增重和飼料報酬獲得可觀穩(wěn)定改善,可同時在家禽和水產方面的應用也在開展中。